【前言】
《沙丘》原著小說有六部曲接近四千頁,涉及未來世界、政治權力鬥爭、新紀元宗教力量、大自然環境反噬、以至人類宿命等宏大題旨,成為《星球大戰》《權力遊戲》等多部經典作品靈感借鑒來源,這部在六十年代出版的小說,早已在書迷和影迷心中奉為科幻聖經,也被稱為「最難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小說」。

《沙丘》電影的part One只拍了小說五百頁左右,導演 丹尼斯維爾諾夫 (Denis Villeneuve) 明言這個改編並非要把原著小說第一卷濃縮在155分鐘的電影裡,而是抽取了男主角 保羅 與母親 潔西嘉 兩個主線人物展開,其他在小說中有詳盡描寫的角色難免在電影中被刪減。
他笑言這部電影不是要討好《沙丘》博士級讀者而拍,而是希望沒有看過小說的素人觀眾,也可以沉浸在維倫紐瓦用他獨有第八藝術的風格,在超大銀幕的沙丘星球宇宙中,享受一場視覺與聽覺都極臻完美的饗宴。所以不必擔心,未看過原著或者看不懂電影的朋友,不妨參巧以下的解說(會有劇透,慎入),沙丘的浩瀚世界,並不難明白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要瞭解《沙丘》電影故事,必須接受小說作者對一萬年後未來世界的一些 前設 (Premise),才能夠投入奇詭的沙丘宇宙,如果你硬要反駁,那就沒戲看了。
這些前設,在電影中用了極簡約的方法交代,所以建議觀眾入場前,還是先瞭解一下,才會更容易明白劇情的推進:
- 未來人類與智慧機器發生一場激烈戰爭後,宇宙回復帝皇與貴族共治秩序,兩大家族母星與帝國皇族保持政治權力均衡狀態
- 未來計算器被消失,某些人類訓練出強大的精神力量,運用在理性邏輯上成為 門泰特 (Mentat) 晶算師;運用在心靈上則有特殊感應預知能力,甚至可以用「言音」the Voice 操控別人
- 未來人體有保護盾穿戴裝置,要殺敵只能用 冷兵器(刀)近距離肉搏(最多觀眾不明白為什麼未來會這樣,建議不要反駁,否則沒戲看了)
- 神秘組織「姐妹會」成員全是女性,操控優生基因嫁入各大家族,目的是為培育唯一天選的男性後裔,成為統領宇宙最強大的「全知者」
- 宇宙最貴重的資源,是來自沙丘星球獨產的 神秘香料,它是提升人類心靈能力與宇宙飛航的重要原材料
- 住在沙丘星球厄拉科斯(Arrakis)的原住民弗雷曼人雖然善戰,卻長期受到以殘暴武力管治的哈克南家族壓逼,香料對他們來說並不稀罕,「水」才是沙丘生命之源。

第一章:死神的使團
《沙丘》電影開篇的引發事件(Inciting Incident),就是來自帝國家族 (Imperium) 下達給 厄崔迪 Atredies 家族 的皇家任命書,而奉旨帶來這封昭書的,是代表星際宇宙各方勢力的使節團,包括:
- 掌握宗教領域的「姐妹會」the Sisterhood of Bene Gesserit (B.G)
- 掌握運輸命脈的「宇航公會」Spacing Guild (S.G)
- 掌握財富的「宇宙貿易商會」Combine Honnete Ober Advancer Mercantiles (CHOAM)
使節團代表皇權下達命令,飛船從天而降,要厄崔迪家族離開繁榮富盛的卡拉丹母星,從死敵 哈克南 (Harkonnen) 家族 手上,接管沙丘厄拉科斯星球。
表面上這是皇帝的恩賜任命,把哈克南家族壟斷二十年監督生產香料的權力交給厄崔迪家族,但實際上這是一封「死亡昭書」,
而從天而降的使節團,就是死亡信使 (Death Messengers) 的象徵。
使節團大部份人看不見臉,手持像死神鐮刀的權杖,代表姐妹會的聖母黑布蒙頭,甚至宣讀昭書的演員膚色黑得非常湊巧(黑色是死神,也暗示死亡),究竟是否導演故意,就不得而知了。



皇帝非常善妒,害怕厄崔迪家族勢力日漸強大,威脅皇權,所以想挑起兩大宿敵的對立,借刀殺人,
而背後的策劃人,正是深謀遠慮,在皇權幕後操控大局的 姐妹會。
厄崔迪家族是一個以忠誠勇武而受尊敬的部落,皇命下達,莫敢不從,雷托公爵雖然知道這份差事並非表面那麼簡單,凶多吉少仍欣然接受,正是反映他為人剛正不阿的君子性格。
但是福不是禍,
死神「薩馬拉城之約」,
誰又躲得過!
這也帶出第二章厄崔迪家族宿命的輪回!

第二章:家族的魔咒
厄崔迪雷托公爵的死亡,是死神與他在沙丘厄拉科斯星之約。他十六歲時父親被公牛刺傷死亡(這一情節在《權力遊戲》中皇帝被野豬刺傷死亡極其相似吧),小小年紀的雷托被逼接過家族指環統領族人,現在保羅也是十六歲,父親也逃不過死亡魔咒。當保羅把家族印戒戴上手上,就是他與死神再度宣戰,試圖改變家族宿命的一刻。

在出發沙丘星球前,雷托公爵與保羅在先祖墓園的一段對話,暗示了厄崔迪家族命運的不可抗拒,雷托公爵年青時夢想是當飛行員,但摃起整個家族的政治使命仍然落在他肩上,雖然他最後沒有勉強保羅走上自己的路,但厄崔迪家族世代的魔咒,仍然在保羅身上應驗了。

張震飾演的岳醫生,可說是厄崔迪家族一夜之間全軍覆沒的關鍵人物,根據網上流傳的幕後拍攝照片,張震某些戲份被刪剪了,所以觀眾會發出疑問,為什麼厄崔迪大軍會在敵人入侵時亳無警覺,一敗塗地!
導演其實用了最簡約的對白和鏡頭來交代,包括武術教官在望遠鏡看到遠方星球的巨大黑影,形容當地人稱之為「上帝之手」,教官說可能是「上帝之手」令到城堡基地通訊突然出現故障,其實真正破壞通訊設備的黑手就是岳醫生,令到偷襲當晚士兵通報上受到阻延,

而更重要的是所有官員臨睡前,都喝了岳醫生的安眠藥物,以致連最勇猛的鄧肯,大敵當前仍然如夢初醒。鏡頭交代雷托公爵沒有喝下藥物,所以才驚醒有敵人入侵,繼而在走廊中了岳醫生麻醉飛鏢的一幕。而整個城堡的保護盾,也是岳醫生一手關掉,讓敵軍不費吹灰之力,如入無人之境。

最多觀眾吐嘈的其中一點,是為什麼龐大的厄崔迪軍會毀在區區一個醫生手上?
以下的猜想,算是岳醫生行為動機的一個補全。
張震額上有一個菱形刺青,代表他是受過Suk School訓練畢業的醫生,他們會被消除心中殺人的欲念,將人性善良的一面極度放大,這樣才能一心一救人,不會背叛自己的病人。這也是Suk School 醫生被各大家族無條件信任,將貴族和將領生命毫不懷疑交給醫生診治的重要原因。

那麼岳醫生為何突然背叛雷托一家呢?是真的因為要救妻子嗎?
其實岳醫生要背叛的考慮是非常複雜的,首先他知道哈克南男爵是一個非常殘暴可怕的對手,妻子落在他手上已經無生還希望,而今次偷襲陰謀是皇帝和姐妹會在幕後操控,岳醫生眼看厄崔迪家族在刼難逃,所以他謀算的是如何能把哈克南男爵在近距離殺死,為妻報仇,因此將計就計,表面上他是背叛了醫生忠誠為主的誓言,但實際是令到雷托公爵的死,能夠發揮最大的好處,那就是跟哈克南男爵同歸於盡,這是他權衡所有利弊之後,對厄崔迪家族行使的最大「善意」。
題外話,當聖母去見哈克南男爵密謀聯同帝國部隊偷襲沙丘星時,當時有一隻蜘蛛人形怪物在地上吃東西,有線民猜想那可能就是岳醫生的妻子,張震有一句對白:「他們將我妻子變成玩偶折磨!」細思極恐...

難怪聖母用「言音」叫怪物:「滾出去!」,「她」就乖乖地出去了,聖母更再補一句:「牠明白我說話!」
回想起來,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呢...
第三章:操控的母親
電影中戲份最重的角色除了保羅,就是他的母親 潔西嘉夫人,故事基本上是以母子兩人為主線,一直擔當戲份到最後一幕走進弗雷曼人地下城,其他角色發展都難免有刪減舍割。

潔西嘉夫人有三種身份:她是雷托公爵的愛妾、是保羅的母親、更是姐妹會的秘密成員(在後續故事更成為下一任聖母)。所以她內心是最具多重人格的複雜角色。
電影一開始,她訓練保羅使用「言音」,就表現出一個望子成龍,有超強控制欲母親形象,而在聖母測試保羅伸手入盒子一幕,她為兒子心如刀割也是發自內心的母愛。聖母質疑她違反姐妹會的教條,一意孤行誕下保羅,並培養他成為「天選之子」,一方面是因為她深愛雷托公爵,希望能為他生下家族繼承人,但潔西嘉更大的野心,是希望兒子就是姐妹會千多年來秘密操控基因等待出現的「超人類」,她堅信自己誕下保羅的執著,和對成為「救世主之母」榮耀的嚮往,可說是她人格內心最大的陰暗面,如果說她愛丈夫,愛兒子,愛姐妹會,她其實最愛的是自己!
一位榮格心理分析學者 Toni Anna Wolff 曾經指出女性有四種原型:母親、愛人、靈媒、戰士。
這四種原型恰恰都體現在潔西嘉身上,成為她人格行為動力來源。
「母親」與「愛人」想建立內在的關懷
「靈媒」與「戰士」則想影響外在世界
「戰士」人格追求權力,想得到發號施令的地位(很多強勢母親在家庭的地位正是如此)
而「靈媒」則探求神秘力量、宇宙真理,探索人類存在的最終意義,
這正正是潔西嘉代表姐妹會所追求改良人類的終極目標。
第四章:英雄成人禮
電影《沙丘》是英雄誕生的一個序章,是保羅厄崔迪由男孩 (Boyhood) 進入男人 (Manhood) 階段的一次成人禮。
好萊塢電影英雄都有一個潛規則「套路」,主角出身大多是孤兒,父母雙亡是標配(最好是被大反派所殺)。由超人、蝙蝠俠、到哈利波特、魔戒的佛羅多、星戰的天行者,甚至獅子王,他們的父母在故事開始前都消失了,不知「死」去哪裡了,所以保羅要成為沙丘星球的英雄,父親難免一死(而且死得越慘,英雄成長和復仇動力便愈大)!

而母親與他的關係,也必須安排這一幕:
保羅在撲翼機墜毀後用「言音」對母親怒吼:「滾開,是妳把我變成怪物的!」
母子關係徹底撕破。
保羅戴上代表男性父權的印戒,再親手剪斷母親控制兒子的「臍帶」,英雄才能以「自我醒覺」意識繼續長大成人。

在榮格心理學著作《英雄與母親》中提及:英雄想要擁有清晰的自我意識,就必需離開母親的子宮,掙脫母體的控制,英雄必須斬斷某條蛇或惡龍(剪斷臍帶)。這也象徵著自我意識從無意識的死亡鉗制中掙脫的過程,亦即英雄獲得獨立自我意識的過程。
保羅由母星卡拉丹的發夢小男孩,蛻變成沙丘星的真正男子漢,導演在這一幕有很明確的映象隱喻:當撲翼機闖進沙漠風暴中心面對衝擊時,保羅決定關閉引擎,雙手放開操控盤,將自己生命順應天意,臣服於大自然的神秘力量,結果飛機折翼,只剩下視覺上酷似「蝌蚪形狀」的機身,猛然插入沙堆墜落,大難不死,掙脫母體的保羅亦正式在沙丘厄拉科斯星「誕生」。


第五章:童真的失去
英雄成人禮的最後一關,就是失去純潔的心靈。

保羅一開場在夢中見到的女孩契尼,是名副其實他生命中的Dream Girl,也完全符合編劇聖經《救貓咪》節奏表中「B故事」的感情線設定。
保羅去沙丘星球一個最大原因,就是要尋找這位夢中姑娘,
契尼似是少男保羅夢中的綺麗投射,但更準確是,她是保羅成為「男人」的啟蒙導師,她把自己祖母傳下來最珍貴的一柄晶牙匕首交到他手上,

在跟弗雷曼人決鬥時保羅狠下心腸刺死了對方。這也是保羅第一次殺人!
象徵男性的匕首染血了,保羅最後的「童真」也消失了!

他進入了成年人「撕殺」的殘酷世界。
屬於保羅英雄的成人禮,由他夢中女孩誘導下順利完成!
契尼:「這只是個開始!」
“This is just the beginning!”
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最最後一提,《沙丘》電影是為大銀幕而生,必須要去看大銀幕,看大銀幕又必選 IMAX+杜比聲,3D大可不必,Hans Zimmer 的精彩配樂,絕對是令《沙丘》成為史詩電影格局的功臣,有人說 Zimmer 過滿的配樂有喧賓奪主之嫌,我認為他的音樂已經成為電影臺詞的一部份。既然你可以去欣賞一部有出色配樂的電影,同樣也可以換個看法,買票去欣賞一部有出色劇情襯托的電影原聲音樂盛宴,那就是《沙丘》!
【Ken老師原創文章,嚴禁一切轉載,刊登於「后浪電影」供稿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