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前言】
《廣告牌殺人事件》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, Missouri (內地《三塊廣告牌》/ 台灣《意外》) 堪稱教科書級劇本創作,已獲得包括金球獎等多個最佳原創劇本獎項,下文嘗試以120分鐘典型電影三幕劇結構 (The Three-Act Structure) 來分析導演兼編劇馬田麥當奴 (Martin McDonagh) 的創作軌跡。
Three-Act Structure 三幕劇結構
【故事 Story】
Robert Mckee 是殿堂級編劇教父,在譽為編劇聖經的著作 “Story: Substance, Structure, Style,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” 中,為「故事 Story」結構作出以下定義:
- 故事從一個「事件 Incident」開始
- 這個事件(可能是意外、或是人為)會打亂主角原來「生活平衡 Life Balance」
- 為了恢復平衡,主角會想出一個他「渴望的目標 Object of Desire」
- 為了尋找「渴望的目標」,主角展開「追尋 The Quest」旅程
- 旅途上,主角會碰到不同「障礙 Obstacles」,可以來自自己、別人、或是環境的障礙,阻止主角追尋目標
- 主角在追尋過程中克服種種障礙,劇情因此推進,但障礙難度會逐步提升,直到將故事情節推至最「高潮 Climax」
- 最後,主角會找到 (或找不到) 「渴望的目標」,並恢復 (或恢復不了) 生活的平衡,到了故事最後的「解決 Resolution」
- 這個主角在情節中追尋目標的過程,就是典型「故事 Story」結構
《廣告牌殺人事件》故事基本元素
- 「事件」:女主角Mildred Hayes的女兒Angela,某夜在離家不遠處的三塊廣告大牌下被姦殺,但警方立案七個月都找不到疑犯,兇手逍遙法外!
- 「生活平衡」被破壞!女主角外在 → 失去女兒;內在 → 悔疚女兒之死與自己有關
- 「渴望的目標」:警方重視案件 → 找到兇手 → 生活回復平衡
- 「追尋」:租用三塊廣告牌,寫上質問警長Willoughby的三句說話:
廣告牌1:「被姦至死」RAPED WHILE DYING
廣告牌2:「仍然無人被捕?」AND STILL NO ARRESTS?
廣告牌3:「怎會這樣,Willoughby 警長?」HOW COME, CHIEF WILLOUGHBY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【三幕劇解構全分析】溫馨提示,以下全劇透,未看電影請迴避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ACT I 第一幕】: 佈局 Set Up (一般在電影頭30分鐘)
- Mildred開車回家,看到門前荒廢的三塊廣告大牌,想出追尋目標方法
- Mildred到廣告公司見年青老板Red,明白廣告條例限制粗口和誹謗,確認她想刊登的內容符合法例(克服第一個小障礙)
- Mildred將刊登內容字條交給Red,並付五千元作第一個月租金
- Red看過字條後,知道她就是姦殺案死者Angela Hayes的母親Mildred
- Mildred詢問廣告何時張貼,Red安排在復活節星期日,Mildred認為是最好不過的時間
- 白人警員Dixon深夜巡邏,發現廣告牌正在施工,但內容字句針對警局上司Willoughby,脅令黑人工人Jerome馬上停止張貼廣告
- Jerome認出Dixon是懷疑虐打黑人疑犯的惡警,反言譏諷叫Dixon看清楚第一張廣告牌所寫的字句:「被姦至死」
- Willoughby警長與家人共進晚餐,突然接到Dixon來電告知事件,寧靜生活平衡被打破(第二位主角的故事線展開)
- 翌日,Willoughby到廣告公司(辦公室就在警局對面)試探Red是誰刊登廣告,Red無意中確認Mildred正是委託人,但根據廣告守則,大牌字句並沒有違法
- 性格暴燥的警員Dixon以暴力威脅Red撤回廣告牌,被同僚阻止,但帶出廣告牌所在路段非常偏僻,根本無人會看到(又是一個小障礙)
- 電視台節目訪問Mildred,現場報導廣告大牌事件,Mildred強調Willoughby作為當地警局最高層,要負起破案全責
- Willoughby警長翌日親自家訪Mildred,女主角的追尋邁出了第一步
- Willoughby解釋已盡力調查Angela被殺案,但DNA核對犯人紀錄無結果,案情因此一直膠著
- Willoughby透露,自己患上癌症,命不久矣(女主角遇到的障礙加強)
- Mildred冷漠回應,正是要Willoughby未死之前質問他,才可以引起大眾關注破案速度
- Dixon在酒吧遇見Red,以Willoughby身患絕症欲說服他徹回廣告牌
- Mildred剛巧亦到酒吧,嘲笑他是裙腳仔,將Dixon打發走
- Mildred的仰慕者,患有侏儒症的James登場,他是女主角克服日後劇情一個重大障礙的關鍵人物
- Mildred回家,小鎮教堂神父已久候多時(又一個障礙登場),神父同情Mildred喪女之痛,但責備她不應針對大好人Willoughby警長,坦言教會所有教友都不支持她登廣告牌的做法
- Mildred以80年代一條針對黑幫同謀法律嚴辭反駁,認為對強姦案視若無睹的人,等於同謀,一樣有罪!更用教會包庇神職人員孌童罪行來做比喻,神父啞口無言
- Willoughby到醫院檢查病況,主診醫生表示會站在他一方,但Willoughby大怒,表示不需別人同情,也間接認為Mildred的廣告牌做法沒有錯
- Willoughby回到警署,馬上叫Dixon重啟Angela案件檔案,Mildred再次邁向目標一小步
- Dixon向Willoughby報告,有兩名居民投訴Mildred的廣告牌做法不妥,當中包括一名牙醫
- Willoughby帶Dixon再次到姦殺案現場研究案情,並告誡Dixon不要再騷擾廣告公司老板Red
- Mildred去看牙醫,恰巧遇上投訴她的那名Willoughby支持者,牙醫欲在剝牙過程懲戒Mildred,但Mildred反客為主,將牙醫弄傷!Mildred強悍的性格,和以眼還眼的人物描寫表露無遺,亦為她在第二幕最高潮部份的舉措做出鋪墊
- 牙醫受傷報案,Willoughby奉命將Mildred帶返警署調查,但他釋出善意欲解開Mildred心結,而且知道Mildred已沒有足夠金錢繼續租用廣告牌,Mildred仍然冷淡回應
- 言談間Willoughby突然大量吐血,被送院急救前下令Dixon釋放Mildred,Mildred因而避過傷人罪被控的又一次「障礙」
- Willoughby被送上救傷車後,導演刻意交待Dixon神情嚴肅,第一次正面大特寫鏡頭,標誌著第三位重要角色「生活平衡」被打破,他的故事支線隨即展開。此時電影去到32分鐘,主要人物和情景「佈局」完成,第一幕完結
【ACT II 第二幕】: 衝突 Confrontation (part 1 & 2) 上下各佔30分鐘,共60分鐘
- Mildred接兒子Robbie放學回家途中,Robbie坦言承受不了廣告牌帶來的心理壓力,因此埋怨母親的做法,母子間關係出現磨擦
- Mildred在死去女兒房間睹物思人,回憶起事發當晚,原來是她拒絕借車給女兒外出,而且一語成讖,女兒被姦殺,成為她自責愧疚,解不開的心結
- Willoughby緊急送院後,醫生勸諭要留院觀察,但他堅持出院回家
- Mildred母子關係未見轉好,有家暴傾向的前夫Charlie(也曾是警員)怒氣沖沖到訪,責備Mildred的做法不能挽回已死去的女兒
- Charlie揭露女兒遇害前曾經要求搬出,欲跟父親同住,Mildred再次感到心痛和羞愧!
- Charlie的19歲年輕女友登場,她將會成為Mildred性格蛻變的另一關鍵人物
- 缺乏主見的Dixon一直與年邁母親同住,母親獻計他想對付Mildred,應先由她身邊朋友入手
- 翌日Mildred開設的禮品店員工突然被捕,她知道這是Dixon搞的小動作,於是親身到警局找他對質
- Dixon在警局與Mildred作出正面衝突,Mildred嘲諷他對母親言聽計從,故意騷擾她的員工,想逼她知難而退
- 病重的Willoughby難得與妻子及兩個小女兒去郊遊享受天倫之樂,過了愉快的一天,建立Willoughby是個好丈夫,好父親的形象,也為他命運即將迎來巨變寫下伏筆
- Mildred在廣告大牌下整理花草時,偶然遇上一隻迷途小鹿,反映主角內心也有善良柔弱的部份,但Mildred坦言不信生命輪迴之說,對失去女兒錐心之痛,痛哭失聲!
- Mildred的「障礙」再次升級,Red (可能抵不住壓力) 指廣告合約寫明需要一個月訂金,Mildred要馬上繳交額外的$5000元,否則廣告牌要即時下架!
- 正當Mildred為缺錢煩惱之際,匿名神秘人突然送來$5000元為她付起廣告牌一個月的租金,障礙突然解決,劇情小反轉,為迎接第二幕的高潮戲碼推進
- 一家郊遊後當晚,Willoughby呵護妻女入睡後,留下幾封遺書,獨自在家中馬廐吞槍自盡
- Willoughby在給妻子的遺書中道出自殺的原因,是不忍妻子看到自己接受臨終治療前的痛苦模樣,希望在生命終結前,留下一家人美好的回憶!
- 劇情到達第二幕中段的大反轉 (A Big Twist),觀眾一直以為飾演Willoughby的紅星活地夏里遜 (Woody Harrelson) 是主角之一,不會在電影中途就死去,但偏偏這正是身兼導演與編劇Martin McDonagh最大膽的安排,讓女主角的「追尋」遇到最大的障礙 (要問責的人已死)!
*劇情到此,已完成【Act 2第二幕】part 1與part 2分水嶺,將角色人物矛盾和主角遇到的障礙推至頂峯,時間大約是電影開場後一小時,接下來是第二幕的下半部
- 警局同僚得知好上司自殺噩耗,眾人抱頭痛哭,情同手足的Dixon痛不欲生,迎來Dixon這個角色最重要的心理蛻變第一步
- 為發洩悲憤,衝動的Dixon走過警局對面的廣告牌公司毒打Red,並把他從二樓陽台扔到街上,Red身受重傷,Dixon打人過程被新調任的黑人警長目擊一切
- Mildred在電視新聞中得知Willoughby自殺消息,記者暗示自殺或因為廣告牌事件引致
- Mildred當天送兒子回校上課,被校內學生向她扔汽水侮辱,她不甘示弱,竟然動手教訓學生,顯示她對Willoughby之死,沒有半點憐憫和要感到自責
- 新任黑人警長履新,馬上把用暴力打人的Dixon辭退,突然失去警隊工作的Dixon,角色心理變化踏入重要第二步
- 自殺事件成為當天新聞頭條後,Mildred獨自返回舖頭,一位來者不善的不速之客到臨,他將Willoughby之死歸咎Mildred的廣告牌逼人太甚,不單吹噓她女兒的強姦案可能與他有關,更亂擲店內貨品對Mildred作出人身威脅
- 此時另一位女性客人進店,滋事者有所避忌而離開,Mildred鬆一口氣
- Mildred正想多謝這位女客人,但原來她是Willoughby的妻子,特意前來把丈夫其中一封寫給Mildred的遺書交給她,完成丈夫的囑咐
- Willoughby太太並沒有把丈夫之死怪責Mildred,但她突然失去丈夫,兩個小女兒失去父親,令Mildred亦無言以對
- Mildred懷著沉重的心情看那封遺書,它寫著:
【信中撮要如下】
Willoughby首先為抓不到兇手而向Mildred道歉,但坦言自己真心關注這宗案件,但奈何有些案件無論如何盡力偵查都未如人意,但可能五年後某一天,真兇在某個酒吧裡,無意中酒後吐真言被發現,真相大白才能令死者沉寃得雪,他衷心希望 Mildred女兒的案件就是這樣破案!
第二段Willoughby承認Mildred的廣告牌是奇招,而且非常奏效!雖然他的自殺與此無關,但旁人一定將罪名歸咎於她,所以他決定也用奇招來玩這場「棋局」,暗中為Mildred付出一個月的廣告牌費用,以便他死後「棋局」仍然能夠繼續,他跟Mildred開了一個玩笑。
最後,Willoughby衷心祝願Mildred一切幸運,其他人不會怪罪她,並且能夠找到真兇!
【第二幕下半部劇情繼續推進】
- Mildred知道原來是Willoughby死前為她交付了廣告費,心理變化再次大反轉,她追尋目標的障礙難度又再次提升
- Dixon被警隊解僱,母親慫恿他要求賠償金,他自知理虧
- Mildred接兒子回家途中,發現三牌廣告牌被縱火焚燒中,Mildred馬上嘗試救火,但火勢太猛烈,兒子勸她放棄,說一切為時已晚
- Mildred堅持獨力與烈焰搏鬥,可惜質問Willoughby的第三塊廣告牌已完全焚毀,一切努力化為灰燼,Mildred心力交瘁,倒在廣告牌前!
- 情緒崩潰的Mildred回到家中,在房內自言自語,誓言要把燒毀廣告牌那些混蛋不得好死
- 原本Willoughby的遺書,令Mildred對追尋目標決心有所動搖,但經過廣告牌烈火燃燒,她誓不罷休的怒火已一發不可收拾!
- 電視節目報導廣告牌被焚毀事件,加上Willoughby已死,記者認為事情已告一段落,但Mildred揚言,一切才剛剛開始
- Dixon母親試探兒子,暗示放火燒毀廣告牌是否與他有關,但Dixon冷淡回應事不關己
- 隨後他接到警局電話,通知他Willoughby有一封遺書給他,著他在警局深夜關門後自己來拿,以免遇到新任警長尷尬
- Dixon用未歸還的鎖匙回到警局,把Willoughby給自己的遺書仔細閱讀:
【信中撮要如下】
Jason,我知你可以成為一個好警察,因為你底子裡是個好人。但你太易動怒了,那是自從你父親死後,你為照顧母親等事煩擾,但如果你太憤世嫉俗,就不能成為一個好偵探,我知那是你的心願。要成為好偵探,需要的是...愛!因為有愛,可以保持冷靜;冷靜帶來思考,做偵探需要的就是思考;你不需要槍,更不需要懷恨,怨恨不能解決事情,但冷靜可以,思考可以,你不妨試試改變。
最後,祝你一切順利,因為你是個好人,只是運氣不好,但你會有轉機,我感覺到!
【Dixon在漆黑警局內讀信同一時間,故事平行推進】
- Mildred深夜潛入廣告牌公司,打電話到對面的警局,試探是否有人仍然留在警局內未下班離開
- Dixon 因為戴了耳塞聽音樂(這個習慣細節在之前已用鏡頭交待過作鋪排)沒有留意電話聲響
- Mildred認為警局內已沒有人,把準備好的自製燃燒玻璃瓶擲向警局縱火
- 警局門外火勢一發不可收拾,Dixon仍在讀信未察覺,直至其中一個火瓶破窗飛至,火舌迅速在Dixon身上燃燒起來(剛剛Willoughby信件的獨白在此完結)
- 身陷火海的Dixon正欲逃生,但發現Mildred女兒案件檔案也著火了,他拚死救回那檔案,穿過警局熊熊烈火,帶著檔案逃出街外,全身著火倒在地上!(完成第二幕角色衝突層層推進的最高潮部份)
- Mildred發現警局原來有人被燒傷逃出,下樓去看過究竟
- 暗戀Mildred的侏儒James剛好路過,馬上將Dixon身上的火撲熄
- Mildred發現燒傷的原來是Dixon,看到女兒的檔案被他捨命救回,心情複雜
- 新任警長到場調查縱火案,James偽造Mildred的不在場証據,訛稱兩人拍拖,剛好路過警局發現失火,Mildred因此避過放火燒警局的最大嫌疑
- James借機約會Mildred吃晚飯,Mildred答應,但聲明不會跟他上床
- Dixon被送到醫院急救,寃家路窄,同房病人竟然是被他毒打扔出窗外的Red
- 經過浴火重生的Dixon流著淚衷心向Red道歉,Red見到他嚴重燒傷的模樣,態度亦軟化
- 【空鏡】Mildred門外,天朗氣清的山巒遠境,開始迎接第三幕 Final Resolution,電影時間大約到了1小時25分
【Act III 第三幕】: 解決 Resolution (電影最後30分鐘)
- 廣告牌張貼工人Jerome到訪Mildred家
- Jerome向Mildred解釋,廣告牌內容其實有後備副本可用,以防原裝物料受損,Mildred重燃追尋目標的慾望
- 眾人合力把廣告牌字句重新貼上,雖然Willoughby已死,但因為廣告費是由他支付,Mildred決定繼續張貼他的名字,但心情已明顯較為放開
- 燒傷被毀容的Dixon到酒吧喝悶酒,期間有兩個客人進來,坐在Dixon 後面的卡座,卻沒有留意到他
- Mildred實現承諾,跟James到高級餐廳吃晚飯,恰巧碰到前夫跟年青女友Penelope也在同一餐廳吃飯(以下酒吧跟餐廳兩邊故事平行發展)
- 進入酒吧其中一位客人,正是曾到Mildred店鋪搗亂的那個青年,Dixon 無意中偷聽到,他跟友人在吹噓十個月前曾經迷暈一個女生,並當眾把她侵犯了,事發時間剛好跟Angela姦殺案吻合
- Dixon懷疑這人可能就是真兇,冷靜地走到酒吧門外,把他的車牌號碼記下來
- Dixon回到酒吧,故意挑釁嫌疑人,並跟他埋身打起來,但不敵對方
- Dixon被打得頭破血流,旁人道出他的警察身份,嫌疑青年馬上離開
- 餐廳那邊廂,Mildred前夫Charlie走過去跟Mildred道歉,承認那晚因為醉酒,放火燒了三塊廣告牌!Mildred恍然大悟,原來一直先入為主,認定那是惡警Dixon所為
- Charlie帶出女友Penelope引述的一句格言:「憤怒洐生更大的憤怒!」Anger Begets Greater Anger!
*這句說話可視為故事創作的【Premise 預述/前設】一切人物動機和情節推進,都由這個前設而發生
- Mildred聽完Charlie的一番話,心情忐忑,無心繼續跟James吃飯,叫他先走,改日再約
- James坦言是真心跟她交朋友,但Mildred卻視晚飯為「被逼」交換條件
- James斥責她只是個滿腔怨恨的女人,心中不懂尊重別人,失望地離開餐廳
- Mildred拿起餐酒瓶,一步步走向Charlie的餐桌,似乎想為火燒廣告牌找他晦氣
- Mildred看到年青美麗的Penelope坐在前夫旁邊,向她求証「憤怒洐生更大的憤怒」這句心靈格言,她說是在書簽上看到
- Mildred突然平靜下來,囑咐Charlie以後要對女友好一點,把餐酒留下就離去
- 另一邊廂,在酒吧打架受重傷的Dixon趕回家中,將指甲上留下嫌疑人的皮膚毛髮放在警方証物袋中保存,並寫下嫌疑人的車牌號碼
- 不久,Dixon到訪Mildred家,向她說出在酒吧遇上嫌疑人的經過
- Dixon已將DNA交給警方核對,坦言做警察一直是他的心願,但因為成績不好,屢敗屢試才成功入職
- Dixon鼓勵Mildred對追尋真兇千萬不要放棄,Mildred第一次跟他親口說:「多謝!」
- 新任警長約見Dixon, 讚揚他冷靜取得嫌疑人DNA的做法很聰明,但可惜核對結果顯示,他並不是殺Angela的兇手
- 有力証據亦証實案發時他根不在美國境內(暗示他當時正出國服役,可能是一名軍人),Dixon失望離開
- Dixon致電Mildred告知DNA配對結果不符,Mildred再次感到絕望
- Dixon說那個嫌疑人雖不是真兇,卻肯定是個強姦犯,暗示要用私刑處理掉他
- Mildred默默認同,願意開車跟他穿州過省去「處理」這個人
- Dixon帶著長槍翌日與Mildred會合起程,途中Mildred向Dixon坦白,說放火燒警局,弄至他燒傷毀容的人,就是她!
- Dixon坐在乘客位置,沒好氣地說:「除了你還會是誰?」
- Mildred如釋重負,展開罕見的笑容
- Mildred認真地問Dixon,肯定要去殺死那個強姦犯嗎?Dixon也同樣反問Mildred,兩人都回答:「不肯定!」
- Mildred建議,邊走邊想吧。(音樂響起,劇終,片長1小時55分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 End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【原創文章】作者:Ken老師 © MOV3 保留一切版權,轉載或分享請注明出處
photo credits: 20th Century Fox
【彩蛋福利】下載英文劇本按此:http://www.hkmov3.com/three-billboards-screenplay/